“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其固有的“三性”特征使得煤电机组发电量仍占全国发电量的67%以上,煤电机组作为电力系统“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地位愈发凸显。尽管通过设备改造、运行优化调整等手段,煤电机组已实现了一定深度的调峰,但与电力负荷需求变化及电网调峰调频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煤电机组侧需提供更深层次的调峰调频服务。
  储能技术可实现热能、压力能、电能、机械能等的大规模储存,煤电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可与大规模储能系统耦合运行,充分挖掘燃煤机组的调峰调频潜力,实现发电侧的深度调峰调频。然而,储热能技术与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和难题。
为加快储能技术在发电侧调峰、调频中的应用,提高发电侧深度调峰调频能力,共同面对储能系统耦合带来的巨大挑战,解决相关技术难题,《热力发电》编辑部特邀北京建筑大学熊亚选教授、东北电力大学陈奇成教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王志杰教授级高工、郑州大学田禾青副教授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
  专题拟定于2025年第12期出版,重点关注用于发电侧调峰、调频的储能技术及耦合技术。诚邀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积极撰文,踊跃投稿,共同探讨、解决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一、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前沿储能技术
  2)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3)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理论研究
  4)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实验研究
  5)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系统稳态/非稳态仿真模拟
  6)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控制策略 
  7)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技术示范工程
  8)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经济性与市场机制,社会和环境影响
  9)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工程应用技术难点、痛点、解决办法与经验分享

二、截稿日期
  2025年9月15日

三、投稿要求
  1)专题仅收录未曾公开发表的技术论文、研究综述,拒绝一稿多投。
  2)投稿论文应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3)作者须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请勿涉及保密内容。
  4)投稿论文应参照《〈热力发电〉论文投稿模板》撰写,技术论文(包括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6000字左右为宜,研究综述(要求有较全面的陈述和较深入的评论)10000字左右为宜。
  5)论文一经评审录用将开具录用通知并对优秀论文实行网络首发,全部论文拟定于《热力发电》2025年第12期统一出版。

四、投稿方式
  投稿请登录《热力发电》网站http://rlfd.cbpt.cnki.net,点击“作者在线投稿”,完成注册后按照提示在线投稿,投稿时“计划栏目”请选择“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

五、联系方式
  熊亚选:xiongyaxuan@bucea.edu.cn
  陈奇成:chenqicheng2010@hotmail.com
  王志杰:20025306@163.com
  田禾青:tianhq@zzu.edu.cn
  《热力发电》编辑部 李园 rlfdzzs@tpri.com.cn  029-82002272

 
特约主编简介
  熊亚选,男,工学博士/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热力发电》《综合智慧能源》青年编委。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多项,作为研究骨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计划项目课题、863计划项目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二等奖2项;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Applied Energy、Energy、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主编/参编国标、团标等5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0余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竞赛一、二等奖20余项。主要从事新型低碳复合储热、熔盐储热、建筑精准节能、中低温余热高效利用等研究。

  陈奇成,男,工学博士,东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吉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首届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热能存储专业委员会委员,Energy Storage and Saving、DecCarbon国际期刊青年编委。先后赴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交流访问。主要从事能源利用中能量高效转化、输运与存储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吉林省重大科技招标专项等国家与地方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在Advanced Fundamental Materi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参与撰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英文储能专著1部。

  王志杰,男,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合肥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能源研究会智能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热力发电》青年编委。主持及参与完成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发明奖等4项、全国协会及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4项,参编专著4部。主要从事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网源协调技术、火储联合调峰调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田禾青,男,工学博士,郑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储能科学与技术》和《热力发电》青年编委。近年来主要从事相变储热材料的设计、制备和热物性测试及仿真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河南省博士后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pplied Energy、Energy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

上一篇:征稿中|退役风光设备资源化利用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中|“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点击查看详情

征稿中|“退役风光设备资源化利用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点击查看详情

征稿中|“绿氢/氨碳中性燃料燃烧机理与技术”专题征稿通知

点击查看详情

征稿中|“面向双碳目标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